CC攻击,全称为Challenge Collapsar,是一种针对Web应用的分布式拒绝服务(DDoS)攻击。其核心原理是通过大量合法的或伪造的请求占用大量网络带宽或服务器资源,从而使合法用户无法得到正常的服务响应。
以下是CC攻击的主要原理:
攻击方式
- HTTP Flood:
- 攻击者发送大量的HTTP请求到目标服务器。
- 这些请求可能是合法的页面访问,也可能是恶意的脚本或数据包。
- HTTPS Flood:
- 类似于HTTP Flood,但使用HTTPS协议进行攻击。
- 由于HTTPS加密,攻击者可能需要更多的计算资源来生成和发送请求。
- TCP SYN Flood:
- 虽然不是纯粹的CC攻击,但有时也被用于类似目的。
- 攻击者发送大量的SYN包来耗尽服务器的半连接队列。
- UDP Flood:
- 发送大量无用的UDP数据包到目标服务器的特定端口。
- 可以用来消耗服务器的处理能力和带宽。
攻击流程
- 探测阶段:
- 攻击者首先扫描目标网络,寻找开放的端口和服务漏洞。
- 建立连接:
- 对于HTTP/HTTPS Flood,攻击者会模拟用户的正常浏览行为,建立TCP连接并发送请求。
- 发送大量请求:
- 在短时间内向目标服务器发送远超其处理能力的请求数量。
- 消耗资源:
- 服务器为了响应这些请求,会消耗大量的CPU、内存和网络带宽。
- 当资源耗尽时,服务器无法再处理新的合法请求。
- 服务中断:
防御措施
- 流量清洗:
- 限速和配额管理:
- 对用户的请求速率进行限制,防止突发的大量请求涌入。
- 使用CDN:
- 内容分发网络(CDN)可以分散流量,减轻源服务器的压力。
- 优化代码和应用架构:
- 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和可扩展性,使其更能抵抗DDoS攻击。
- 实时监控和报警:
总之,CC攻击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破坏Web服务可用性的手段,需要采取综合性的防御策略来保护关键业务不受影响。